人工智能+農業會是什么樣子?聊聊你不知道的農業“黑科技”!
提到人工智能,人們通常會想到計算機、互聯網、機器人這些高科技領域,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AI 技術在農業領域上也有很多應用。在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的幫助下,農業生產正朝著精細化、自動化發展。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趨勢報告,到 2045 年地球上的人口將達到 90 億,這意味著同樣的土地要養活更多的人。人口增長對農業生產提出更高的需求,沒有額外的土地用于生產,就要在現有條件下增加更多的糧食供應。 「精細農業」對新技術的要求 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AI、機器人和傳感器。研究人員提出一項叫「FarmView」的計劃,他們正在努力將 AI、機器人和傳感器相結合,建立一個移動作業機器人隊伍,來改善農作物的生產和管理。他們認為機器人可以準確及時地收集農業數據,幫助種植者管理信息,提高產量。 (圖片來源:Forbes) 傳統的農業勞作如種植、收獲等,通常按照固定的時間安排來進行。新技術的發展給農業生產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通過收集天氣、土壤、空氣質量的數據,觀察作物成熟度,還有設備和勞動力成本,可以對農業生產做出更準確的規劃,甚至能預測分析出未來的生產狀況。 精細農業要求實時收集和處理數據,幫助農民在種植、施肥、收獲作物時做出最佳決策。用于測量土壤和周圍空氣溫度、濕度的傳感器遍布整個農田。使用衛星圖像和無人機拍攝實時照片,圖像可以展示作物成熟度,并與天氣模型結合,提前進行預測。 用 AI 收集分析農業數據 來自以色列的 AI 創業公司 Prospera 在 7 月份完成了 B 輪 1500 萬美元融資,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來幫助農民分析收集來的農業數據。 Prospera